|
<P>在昆曲界享有“巾生魁首”美誉的汪世瑜先生,居然跨界流行音乐领域收徒!在本报的热心牵线之下,这位“国宝级”昆曲表演艺术家,决定收台湾艺人陈志朋为徒,这一消息昨天已得到汪世瑜亲口证实。这位前任浙江昆剧团团长,曾为浙江戏曲界培养了大量人才。当年茅威涛等第一届浙江小百花群星们,都曾受过汪世瑜的指点,而茅威涛最潇洒的那一踢,就是出自汪世瑜的昆曲巾生风范。 仔细算来,在陈志朋之前,汪世瑜正式开门只收过4个徒弟:曾经担任浙江昆剧团副团长的大徒弟陶铁斧,现任浙江越剧团副团长,当年王祖贤拍摄电影《游园惊梦》时,就是跟随他学习昆曲表演;二徒弟周志青是浙江婺剧团当家小生;三徒弟就是白先勇青春版《牡丹亭》里的男主角俞玖林。还有一位女弟子徐铭,是杭州越剧院的著名女小生。目前,她正在跟汪世瑜学习其成名作《西园记》,并欲将它搬上越剧舞台。 而陈志朋这位昔日“小虎队”里歌舞技艺最出色的“小帅虎”,很快将成为汪世瑜正式收归门下的第五个徒弟。同时,他也将成为汪世瑜跨界收下的第一个明星徒弟,很有可能也是汪老先生的关门弟子。</P>
<P>陈志朋: 诚心拜师缘起对昆曲的钟情 一个是昆曲界的巾生泰斗,一个是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首个偶像组合成员,本是横跨两界的两人是如何结缘的呢?原来,除了唱流行歌曲之外,陈志朋其实一直都很痴迷戏曲。在他当兵服役期间,就曾学习过河南梆子,平日里闲来无事时,陈志朋也喜欢小唱几句。而用闽南话唱的歌仔戏,陈志朋也很在行。甚至在大陆拍戏期间,他连看电视都喜欢盯住央视的戏曲频道。 说起来,陈志朋对于昆曲的仰慕也由来已久。“早就听说昆曲是百戏之祖,它的唱词、身段、扮相都极其优美。在台湾,喜欢昆曲的人非常多,我也对这个有着600年历史的戏曲很感兴趣。”陈志朋表示,当他得知汪世瑜是昆曲界的“巾生魁首”之后,就对汪老师非常仰慕,时常关注汪老师的动向。可惜苦于一直联系不上汪老师,一直没有机会与他见面。 直到今年5月,恰好在杭州受邀浙江卫视做节目的陈志朋,得知20多年不在舞台上带妆演戏的汪世瑜,5月30日将应上海昆剧团之邀,以70岁的高龄在杭州登台出演《牡丹亭》,顿觉狂喜。在本报的引荐下,陈志朋终于如愿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汪世瑜先生。演出前,他就特地跑到化妆间“探班”,认真地看汪世瑜化妆;在演出结束之前,他又跟资深戏迷们一样,在后台苦等40分钟,为的就是亲手为汪世瑜送上鲜花聊表心意。率性的他毫不避讳地笑言,以往都是自己接受别人鲜花,没想到轮上自己送花,心情会那么忐忑。“见到汪老师我真的好激动,简直比自己在台上演出时还紧张啊!” </P>
<P>汪世瑜: 明星徒弟能吸引更多年轻观众 在演出结束后的第二天中午,陈志朋邀请汪世瑜夫妇一起吃饭,并表达了自己想拜师的心愿。其实在得知陈志朋想拜自己为师时,汪世瑜开始并不以为然。“开始我以为他和其他明星一样,大概就是一时兴起玩玩票的,未必会认真学习。我收徒弟有一个原则,收了就要好好学,要不绝对不收。另外,我年纪也大了,现在都忙着排戏,精力也不够用。” 一切讲究随缘的汪世瑜说,这一次也许真的是上天安排好的缘分,在见到陈志朋之后,两人真是一见如故。一贯内敛含蓄的陈志朋,居然亲热地唤汪世瑜为“汪爸爸”,叫师母马老师为“妈妈”,并认真表示,自己并不是玩票,而是真心喜欢。 最令汪世瑜惊讶的,是陈志朋在赶赴北京拍戏期间,居然连夜手写了一封密密麻麻占满两页纸的长信,用快递寄给汪老师,以示诚心。信中陈志朋表示,只要能让自己学习昆曲,哪怕是在舞台上演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也心甘情愿。终于,这一传统而古典的恳请方式,打动了同属性情中人的汪世瑜的心。 汪世瑜表示:“之所以收志朋为徒,一是看中志朋的明星效应,希望能借此推动更多年轻人来关注昆曲。他是流行歌曲界的偶像,也许比我们圈内的专业演员更具有号召力,将昆曲在新一代年轻人中传承下去。二是希望志朋也能在学习昆曲的过程中,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,甚至能借鉴到流行文化中,为他的创作增添灵感。”一片关爱之情溢于言表。接下来的,就是两人商议择吉时行礼,结一段忘年交,诉一曲师徒情。</P>
<P><a href="http://www.qnsb.com/fzepaper/site1/qnsb/html/2009-06/05/content_206896.htm" target="_blank" >http://www.qnsb.com/fzepaper/site1/qnsb/html/2009-06/05/content_206896.htm</A></P> |
|